首页 > 聚焦 > 正文

线上备案,线下不作数?上海少儿异地就医遭遇报销难,市民呼吁政策查询更便捷

2023-04-24 09:23:06   来源:百度新闻  

尽管已经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妥当,市民贾女士的报销申请却依旧被退了回来。回沪已有1个月余,孩子在外地产生的就医费用却始终没有走通“报销关”。

“线上备案了,线下又不承认!”眼看着备案的结束时间越来越近,有些心急又颇感不解的贾女士便只得通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互动平台求助。

手续里缺了张“医保转出证明”


(资料图)

令贾女士犯难的,是一张“居民医保关系转出证明”。

由于孩子在外省市期间曾有门诊转住院治疗的经历,3月中旬回沪后,贾女士便至普陀区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报销相关费用。据她介绍,孩子今年6个月大,参保了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少儿住院互助基金两份保险。其中,互助基金仅在户籍地住院时可用,她可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异地就医产生的住院费用,但均由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办理报销业务。然而,在提交了户口本、病历资料等报销材料后,工作人员却告知她,还缺了一张由街镇开具的“居民医保关系转出证明”。

△保险介绍页面显示,“城乡居民医保”的费用结算(报销)业务,委托住院基金管理办公室承担。

相关政策指示,通过提前完成备案手续,医保参保人员才可以实现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或后续手工报销。而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于2022年7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本是需要“跑窗口”才能完成的备案手续更是自2023年1月1日起简化、转移至线上。

异地就医前,孩子的医保关系没有提前转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前往外省市之前,贾女士已经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的“为他人备案”入口,为孩子设置好了自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共6个月的备案有效期,且离开上海时,备案页面已经显示“已开通”。这说明,贾女士的线上备案操作有效。

△贾女士出发前已完成线上备案。

“这难道不是证明医保关系已经转出至外地了吗?”对于管理办公室的要求,贾女士十分困惑。而至长征镇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尝试办理这张证明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告知她,由于线上备案已成功,通过输入身份证号即可以查询,线下便无法再另行开具了。

幼儿异地就医怎么报销要明确

为何线上的备案线下却不能作数?就贾女士面临的困局,记者近日询问了普陀区少儿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常规流程,若涉及门诊转住院费用报销,应在离沪前先完成“医保关系转出证明”的开具,随后至少儿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线下完成登记备案,“如果单单通过app或小程序做了线上备案这一步,门诊转住院的费用是无法成功报销的。”

“缺少的是住院医疗关系的转移登记手续”,“12393全国医疗保障服务热线”的接线人员对于上述基金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口中的“医保关系转出证明”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由于保险性质的差异,未成年人跨省异地就医后的报销流程呈现出“门急诊”与“住院”相分离的特殊性。也就是说,按照当前政策,门急诊和住院的医疗关系转出是不同的操作,“门急诊就医关系可以通过线上备案完成,但门诊转住院的医疗关系必须经由街道或镇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及区县少儿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仅支持通过线下办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手续,都应在异地就医前完成。

如贾女士一样,当前大多数上海家长对于“线上备案”的操作并不陌生,但对“住院关系转出”一环却不知情。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孩子异地门诊转住院后的报销问题更时常引发困惑和讨论。记者也致电了普陀区外其他区的少儿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发现上述规定落实措施不一。部分区也允许办理住院医疗关系转移登记手续时使用线上备案页面截图替代。

“是否能够明确、统一报销流程呢?”1个多月来的报销尝试令贾女士颇感苦恼。她感到,目前针对未成年人跨省异地就医后的报销找不到清晰完整的流程及指南,针对门诊、急诊及住院的不同情况,贾女士迫切希望明确、统一报销方法,“具体需要哪些步骤、何种材料、到哪里去办等,都应当说清楚,而且让市民可以很便捷地查询到。”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们反映求助——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毛锦伟

本文作者:唐乙隽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www.caikuang.thxxww.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邮箱: 562 66 29@qq.com